宝宝烧伤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寻亲少年刘学州留千字遗书后自杀父母是孩子
TUhjnbcbe - 2025/8/1 10:16:00
刘军连怎么样 https://m.39.net/disease/a_9393596.html

阿德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现实中,仍有许多不幸的事,在我们身边发生,年1月24日凌晨4点多,一个名叫刘学州的少年,在三亚海边服下大量药物自杀,被发现时尚有微弱呼吸,医院抢救后不治身亡,年仅15岁。

之后也曝出他在某社交平台生前留下的千字长文,文中讲述了他的一生。观者无不潸然泪下,多少人感叹,这个男孩用15年吃尽了一生的苦,太可怜了。

从刘学州遗书的开头能看出,他是个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少年,可惜的是,他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所打倒,最终却倒在了,他自认为的,那个最亲的,血浓于水的亲人面前。

在年1月19日,刘学州因父母对自己的冷漠,正剑拔弩张,即将相见于法庭之时,网络上有一群不明真相的网友,对他言语攻击,其中不少人指责他所谓的寻亲,只不过是为“房产”罢了,说其是别有用心。

就在短短的5天后,我们不愿看到的悲剧还是发生了,那个曾经坚强,时刻努力发着光的男孩,还是熄灭了他身上仅有的那一点微弱光亮,网络的暴力,亲人的漠视,把这个心智还未成熟的“早熟”男孩,最终推下了深渊。

从他在社交平台上所发的生活照中,可以看到他时刻保持着脸上的微笑,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有些人的微笑不是发自于内心的喜悦,而是一种表情。而这种表情也诠释了他对于所有苦难的包容,以及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刘学州怎么也没想到,他曾经满怀希望的寻亲之路,却成为了他人生的终点站,而站的那头就是茫茫的大海,他最终,只能把心中所有的委屈向大海倾述,让海浪来表达他内心的波澜,让海声来掩盖他内心对苦难身世的呐喊。

就像他遗书最后写的那样:

“阳光照在海面,我也归于大海。从这里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带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就让我们从1月24号他生前发的题名《生来即轻,还时亦静》的长文遗书中,掀开他曾经过往的悲惨身世。

01

没有父母爱的孩子像根草

刚出生的刘学州被自私的父母无情地卖给了另一户人家,这一家人待他不薄,也是好生疼爱,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想必也不会发生24日那场悲剧,可惜在他4岁时,养父母因烟花爆竹作坊事故,先后离他而去。

事发的前天晚上,也正是小刘学州吵着闹着要跟姥姥住,才逃过这一劫,养父在爆炸中当场死亡,而重度烧伤的养母也在之后的治疗中痛苦地死去,刘学州对于养母最后的记忆则是,在床边,侧着头轻轻地对他说:

“你好好学习,听姥姥姥爷的话,等妈妈好了给你买好吃的。”

作家周国平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失去了父母,他就成了孤儿。”

在他刚出生几个月时,被亲生父母卖掉的那一刻,就视同成了孤儿,而之后养父母的先后离世,让原本身世就悲戚的小刘学州,心灵深处又多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

而这发生的一切还只是刘学州踏入坎坷命运的初始,接下来,便是一次次现实人性对他幼小心灵的打击,先是周围邻居背后的非议,说他是野孩子,再到同学的欺负、污蔑,老师不明真相对他的惩罚,最后受到周边所有人的孤立。

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一个完全还处在懵懂未知的年纪,却要早早地面对着现实社会的一次次心灵上的洗礼,这是何等的残酷。

特别是在偏远的地方,这种人性更加会显现得透明,透明到完全不需要用任何表面的虚伪来遮掩,那些曾对他有恶意的人,从不用担心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因为像刘学州这样的孩子,在他们心里就是个没人疼爱,没人呵护的野孩子。

当在遗书中看到他写的这么一段内容时,顿时呼吸急促,立马哽咽了起来:

我们乡的小学里,被高年级的同学抢吃的,餐厅里的工作人员(校领导的亲戚)给大家发鸡蛋的时候故意不发给我,全校所有人都有,唯独没有我的……。

是的一个小小的鸡蛋,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却可以被某些人用来对付弱小孤立无援的孩子,这种软暴力在精神上的折磨,甚至远远要比肉体上的疼痛更摧残人。

在他的叙述中,提到了姨妈,一个从他有记忆起就一直疼爱他的人,他可以把在外面受到的一切委屈向她倾述,可惜这个胜似母亲的姨妈最终还是因家庭婚姻缘故永远离开了他。

自此,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疼爱他的人走了,仅剩下的只有姥姥姥爷,正是姨妈的离世,让小小年纪的他,又提早成熟了一步,他认识到之前的不懂事,慢慢知道用自己弱小的身躯照顾着老人。

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命运似乎忘记了这个男孩曾受到的不幸,“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他身上,在学校的宿舍里,被一个变态男老师猥亵了,这在他原本满是创伤的心灵深处,又重重的划上了一刀,而这一刀的伤口,任凭怎样呵护,也很难愈合。

在那个变态男老师的威胁之下,这个幼小的心灵,用恐慌包裹着弱小的身躯,这个本该是向父母撒娇,衣食无忧的年纪,却开始思考着自己的身世,因为经常有人在他背后说他是野孩子,他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买来的,在他的一再追问下,家里老人点头了。

也就是在此刻翻开了他另一段寻亲的篇章。

02

亲情的冷漠

在寻亲的路上,刘学州也许认为,只要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悲惨的命运就会永远离他而去,他再也不是那个人人都可以踹一脚,谁都可以推一下的可怜虫。

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觉得,生活坎坷就像挥之不去的魔咒,任凭他怎样努力,再怎么满怀希望地面对生活,积极向上,可还是不请自来。

当他看到朋友圈里,那些一家人拥抱团圆的景象时,让他更加迫切地想找到自己的父母,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当年的他,到底是被拐卖的?还是被父母卖掉的?……这一系列问题,让他对寻亲充满了无限的渴望。

在一次次的寻根问底,线索寻找中,他在网上通过搜索父亲的名字,找到了一个营业执照,他记下了上面的手机号码,并与对方取得了联系。父亲为了缓和气氛,谎称当年家庭拮据,为了给他一个好的生活,没有收一分钱,只是给他找了个好人家,也是实属无奈。

此时的刘学州以为既然找到了父母,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他也再不是那个人人背后议论的野孩子了,他有爱他的父母,他是一个有家的孩子。

可没过几天,一个让他晴天霹雳的消息传到了耳边,当地派出所民警告诉他,父母早已离婚,并且都有各自的家庭,并不希望刘学州来打扰他们的生活。

每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被人贩子拐卖的孩子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喊和那无助的眼神时,眼眶就会情不自禁地挂满泪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甚至有些父母为了能找到孩子,不惜奔波各大城市,满街贴传单,花掉所有积蓄,只为让自己的孩子回到属于他原本的家。

而刘学州能通过网上搜索方式,很幸运地找到自己生父生母,对于旁观者来说,这是多么大的宽慰,可现实却让众多人大跌眼镜,眼前的这对父母,为了保全各自现有的新家庭,全然规避刘学州这个“多余的人”。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把一些人称之为“有毒父母”。

就是那种:父母能生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孩子,这种因为负面行为模式给孩子带来伤害的父母。

而刘学州的亲生父母无疑就是所说的“有毒父母”,后来刘学州才从父亲无奈的话语中得知,当年之所以把他卖给人家,仅仅是因为他与母亲结婚,女方需要彩礼,是的,刘学州的降生只是父母结合的一个附属品,至少在父母眼里,他只有这个价值,一旦用完,即可随之抛弃。

也许迫于舆论压力,父母还是选择见了他,只不过,每一次的交往都让这个“早熟”的男孩感觉到一丝的尴尬和陌生。

从父母与他交谈的话意中,能明显察觉到,现在的他在父母眼里,是一个多余的人,一个只会搅乱他们各自稳定生活的人,在之后与父母的见面中,总感觉他们都在规避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家”,刘学州想要的那个完整的家,那个可以让他倾述委屈,温暖的家。

可从父母一次次的眼神里,他能看到的只有冷漠,在与母亲谈及“家”的时候,得到的反馈则是认为,以他们现有的经济能力根本买不起房,他这样的要求是在逼她,母亲气急败坏的把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亲少年刘学州留千字遗书后自杀父母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