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烧伤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衣服,还是生命权利背后的法律逻辑
TUhjnbcbe - 2025/7/18 9:45:00

近日,医院急医院方最初参与抢救的医护工作者共同凑钱赔偿元后终告一段落。事后,有人调侃今后急诊科四级考试内容加试:熟知各大品牌logo价位等。调侃归调侃,相关的法律问题还是需要梳理和逻辑推演的。

该不该剪,怎么剪?剪刀,可谓急救物品的“基配”。针对该事件的网友评论中,不少医护人员表示,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而急诊患者的衣服真没少剪过。那么急诊抢救中到底需不需要剪衣服,又该怎么剪呢?

在烧伤及化学污染急救指南中,明确有必须要剪开衣服的规定,但在其他比如临床常见病症急救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心肺复苏等操作中则表明:解开衣服,暴露胸部,以便于紧急抢救。一方面脱掉送诊急病患者衣服可能使之遭遇二次损伤,不如剪开快速、便捷、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面临患者甚至家属的索赔。因此,这类剪开患者衣服以充分暴露的师传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有一定的风险的。

要不要赔,谁来赔?大多数被抢救的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剪衣行为是无异议的,毕竟生命之于身外物,毫无疑问生命更重要。面对挽回自己生命的医生,千恩万谢也不会嫌多。但是,还是会有一医院赔偿损坏的衣服,以及丢失的钱物等。

关于是否要赔偿以及谁来赔偿的问题,我们需要厘清其中的法律关系。一是被剪坏的衣服。《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笔者认为医生在抢救过程中剪坏患者的衣服属于紧急避险行为,当危险发生时,医生为了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患者生命),而不得已采取一种损害较小利益的行为(剪衣服),如果医生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损伤并不严重、情况并不危急),此时是可以免责的,该损失应由患者自己承担。这种行为不仅没有社会危害性,反而是值得鼓励的。

二是丢失的财物。假如患者或者家属主张在抢救过程中,患者随身携带的财物丢失,那么此时分两步进行分析。

第一步,分析患者是否真实携带该种财物。如患者持有该主张,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其需要完成证明自己在此过程遗失财物的举证责任。单凭患者口头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情况下,难以证实财物的丢失,医院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步,当有证据证实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丢失财物时,医院此时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医院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医院后,就应负有上述安全保障义务。但该种安全保障义务是有限度的,只有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医院规章制度等,如已规定抢救患者时如何处理其衣物,违反该规定则必须承担赔偿责任)的安全保障义务,才会产生损害赔偿责任。

而如果在此期间,有证据证实第三人拿走或偷走患者财物,则由第三人进行返还或赔偿,医院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即在主责任人不能承担或者不能完全承担侵权责任的时候,才承担部分或者完全的侵权责任。医院承担了补充责任后仍可按照本法第13、14条之规定对实际侵权行为人行使追偿权。

另外,该安全保障义务医院,如未尽到,医院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应由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进行赔偿。

医生为了抢救,也不是什么都能做。六六在小说《心术》里有这样一段话:“《圣经》说: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FAITH(信)、HOPE(望)、LOVE(爱)。我认为,我能看到的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医院。”其中也说到了医生的三重境界,分别是治病救人、人文关怀和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细心是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医生在诠释仁心仁术的同时,还是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和临床指南原则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在某些规定尚不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力求:

一是请患者家属协助工作,在不影响抢救操作的情况下,应有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财物进行清点和保存,并及时交付患者家属,且当面清点和核对确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纠纷。

二是患者独立送医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不要随意丢弃、乱扔患者随身携带衣物,利用公共场所影像设备对上述物品钱财进行影像保存,或者有警察时交给警察。另外妥善保管好,等家属赶来后交由家属保管或交还患者。

“剪衣索赔案”中,医院提供的是有偿服务,所以需要承担工作疏忽造成的后果(证件和现金丢失),其实也本无可厚非。从患者角度看,医疗过程有问题,当然可以进行投诉、索赔甚至诉讼。从医院角度看,医院提供的是医疗服务,有时情况紧急,疏忽在所难免。

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结论当然不同。但是,明确了临床准则和法律责任归属后,一切就都会有定论。当然,医患之间除了法律以外,还应有人情的温暖,还应该有善念,既不能让医生如履薄冰,也不能让患者心灰意冷。

1
查看完整版本: 衣服,还是生命权利背后的法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