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白斑复色 http://pf.39.net/bdfyy/jdsb/180423/6185659.html“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难得空闲的女卫生员王兰坐在炕道里,悠扬的歌声抚慰着那些因为伤痛而彻夜难眠的 战士们。
伴随着《我的祖国》这首歌,王兰这个特殊形象通过电影《上甘岭》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除了作家林彬、饰演王兰的演员本人外,没有多少人知道王兰这个人物是真实来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女卫生员。她的原型就是原 第十五*45师女卫生员王清珍。
年3月,刚满15岁的王清珍就跟随部队,作为第三批入朝作战的 战士,踏上了征途。“保祖国,为和平,就是保家乡……”的歌声响了一路,战士们个个都精神抖擞。
心智尚嫩的王清珍,一路上,可没少给部队添麻烦。
一次向前沿阵地开进的途中,领导本想让王清珍骑马过河,可是王清珍拒绝了,她说自己作为卫生员自然要背伤员过河。可是小小的身板实在难以背动伤员,王清珍一个不小心,一脚踏空,连同伤员一起跌入了河流之中,要不是旁边的人眼疾手快,抓住了她的药箱背带。只怕王清珍和伤员就会掉进急流中,再难捞回。
还有一次,部队接到紧急命令,连夜急行*,王清珍多日未能睡一觉。好不容易得到了“原地休息”的命令,王清珍坐在地上就睡死过去,连“开拔”的命令也没听见。等她好好睡了一觉醒来,部队早就不见了踪影,要不是班长发现她不见了、原路返回找到了她,只怕她早就在摸路的过程中,进了敌阵,成了俘虏。
一次又一次地意外,王清珍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体会到了部队的友爱。
年10月,王清珍所在的第十五*45师奉上级命令,作为战斗主力,连夜赶往上甘岭。
是的,上甘岭,那场著名的、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
值得说明的是,很多人觉得上甘岭是一座山峰。其实不是,五圣山才是山,上甘岭只是五圣山南面的一个小村庄。而在上甘岭北面,还有一个小村庄,很少有人知道,那里是“下甘岭”。
著名的*继光烈士,就是负责攻打上甘岭主力部队之一——第十五*45师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就在45师即将到达五圣山前线驻地时,突然遭到敌*的炮火袭击,部队的情绪一下子紧张起来。想不到这个时候, 就已经进入了敌人远射程炮的覆盖范围内。看来敌人的动作比我们想象得快。这时候,王清珍的歌声就起了安抚人心作用。
年10月14日凌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美*集结了六万多兵力,三百多门大炮和一百七十多辆坦克,向驻守在五圣山前沿阵地的 ,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为了能最快救治伤员,医院设置在离前线非常近的地方。
在医院,王清珍第一次护理伤员,一个被炸断了双腿,一个被炸瞎了双眼,还有一个下半身重要部位受伤。
王清珍再怎么说,也是一个16岁的女孩子,直接面对一个大男人赤身裸体,难为情得很,腿和眼睛还算好处理,至于其他的事情就更难为情了。
尤其是最后一个伤员,死活不肯让王清珍处理伤口,嚷嚷着必须找个男的来处理。但由于当时的战况,医院的人手非常紧张,数量有限的男卫生员根本就腾不出手来。
好在王清珍已经克服了难为情、害羞的情绪。她开始安慰伤员,温声细语打消了伤员的难为情。伤员最终同意了王清珍给他包扎伤口。
随着战况越发激烈, 的后勤补给跟不上了,医院的医疗用品逐渐消耗殆尽。为了伤员们,卫生员们在战斗的间隙,去烈士和敌人身上搜集急救包。
一个接一个的伤员被抬入医院,医院的人手越发紧张,作为女护士的王清珍,一人就要负责护理医院三个防空洞(病房)里的二十多位重伤员。
王清珍天天就围绕着这二十多个病人的吃饭、洗绷带、换药、喝水、解手等事情。其中,有一个伤员,他在前沿阵地防守时,不幸被敌*的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烧伤,面目全非。最麻烦的就是他的嘴根本张不开,勉强张开了,也无法自己咀嚼食物。
他已经好几天喝不进水,吃不进饭,连药也吞不下去,如果再不解决,只怕性命堪忧。
当他被转移到王清珍所负责的三个防空洞中时,情况才有所好转。这是因为每天早晨王清珍就把饭嚼烂,然后嘴对嘴喂进去,包括水也是这样喝的,至于药就是王清珍把药放在嘴里嚼烂,然后抿点水再喂给他。
每次给他喂完饭,王清珍的手都会因为长时间支撑,累酸了而手抖半天,就这样,在王清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这个伤员终于活了下来。
一天夜里,担架队又从前线送来了一批伤员。
曹排长在急救室做了手术后,便送往了王清珍负责的防空洞内。次日清晨,王清珍在巡回检查伤员的时候,听到了角落里那沉重、压抑的呻吟声,正是那腹腔中弹的曹排长。
曹排长的脸色非常差,嘴里时不时发出压抑的呻吟,头上还不断冒着汗珠。
王清珍询问曹排长哪里不舒服,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曹排长欲言又止。不同于刚踏上战场的青涩、经验丰富的王清珍顿时明白了曹排长的难处,他肯定是想方便。就问他:“你是不是要解手?大解还是小解?”曹排长低下头说:“小解。”
王清珍立刻将罐头盒拿来。曹排长拒绝了王清珍帮助自己脱裤子的善举,打算自己动手。王清珍也不好多留,直接转身离开。
突然,一声“叮”、一声呻吟让王清珍停下了脚步。
王清珍猜测是因为曹排长身体不适,根本拿不住罐头盒。立刻回身,关切地说:
“同志,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连生死都不怕,还在乎这点事?还是让我来帮你吧!”
此时,被罐头盒掉落声惊醒的其他伤员也开始纷纷劝导曹排长:
“排长,你还是别在意了,你伤势太重,还是让王卫生员帮你吧!”
“就是,就是,排长你别不好意思了,我们刚来的时候,吃饭喝水甚至排泄都是靠王卫生员帮忙的。”
在众人的劝导下,曹排长只好答应了。
王清珍小心翼翼地替曹排长解开裤子,将罐头盒接了上去。曹排长一使劲,就牵动伤口产生剧烈疼痛,却始终无法解决排泄问题。
王清珍这时才明白曹排长的处境,之前曹排长因为腹腔中弹,虽然急救手术暂时修复了他的身体,可是曹排长的泌尿系统已经受到重创,难以修复,曹排长无法自主排泄。
王清珍迅速从急救箱中拿出导尿管,试图帮助曹排长排泄,可还是不行。
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曹排长的腹部已经变得圆鼓鼓了。很明显,他已经这样很长时间了。王清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道一定要尽快帮助曹排长排泄,不然曹排长就会出现尿中*现象,甚至膀胱胀裂的危险状况。
曹排长一声接一声地粗喘,头上的汗珠一颗比一颗大,却始终没能排泄出来。
钢铁般的 战士被子弹击中都没有吭一声,如今却因为这种不能排尿的小事,而被折磨得生不如死。见此情景,王清珍心急如焚。
这时,一个伤员的讲话,提醒了王清珍:我可以用嘴吸,帮助曹排长排尿!
王清珍迟疑了片刻,不顾一切俯下身,开始帮助曹排长……终于,曹排长成功排泄出来了。
王清珍的举动震撼了防空洞内的伤员们,也成功救回了曹排长的命。她出色的表现受到了 全体官兵的广泛赞誉。
后来,伤员把王清珍救人的经过,向领导反映了,营首长根据王清珍入伍以来的一贯表现给其记“三等功”一次,师领导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将“三等功”改为“二等功”。
王清珍虽然没拿枪上场杀敌,被授予“二等功”,主要是因为王清珍救助了大量的伤员,帮助挽回了不少战士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王清珍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着战士奋勇杀敌,鼓舞着 不断取得胜利。
王清珍做过的壮举中,最重要的就是整理*继光烈士的遗体。
当时,*继光、肖登良、吴三羊三人接到命令,交替掩护,成功炸掉了三个小地堡。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只剩下*继光一人还在地上匍匐前进。
只见*继光拖着那条受伤的腿,一步一步地挪到最后一个大地堡之前。可是*继光掷出的手雷,却只炸毁了地堡的一个角落。
敌人的机枪依旧对战友进行疯狂地扫射,见状,*继光直接挺起胸膛,高举着双手,朝敌人的机枪口堵了过去。
在*继光的牺牲下,战友们终于拿下了这个地堡,但敌我双方依旧处于非常激烈地争夺拉锯战。
在这样的情况,想要偷偷运回烈士们的遗体,是十分困难的。
直到三四天后,王清珍协同收容所的其他两名女卫生员官义芝、张向珍和几名男战士看准时机,终于成功把*继光的遗体运了回来。
*继光烈士的双手仍然高举着,保持着为战友开辟道路的姿态,他的胸腔已经被敌人的子弹打穿,弹孔密密麻麻地像蜂窝一样。
为了能够给*继光烈士换上新衣服,卫生员们只能用温水,将*继光烈士身上的血衣浸泡等它变软,再用剪刀一块块剪下来。
这时,一名战地记者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刻跑了过来,给*继光烈士的遗体拍了照,后来,这位记者在上甘岭战役当中,也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了。
衣服剪下来了,如何给烈士穿新*装呢?*继光的那双僵硬的手,因为长时间的寒冷冻得怎么掰也掰不下来。王清珍几人只好不断烧开水,用热毛巾敷身体,直到第三天才把遗体弄软和成功,把双手给掰下来,给*继光烈士穿上了崭新的那套 *服,后来,*继光烈士的遗体被运回了祖国,而此时,王清珍只有16岁。
多年后,袁文英邀请45师幸存的几位女卫生员,去他家聚一聚、见面聊天。在袁家,王清珍、官义芝、张向珍几人叙述、回忆起为*继光烈士整理遗体时,大家都泣不成声。
王清珍捂着脸,泪水从指缝中流出,说:
“好后悔啊!要是那个时候,我们能够……能够将*继光烈士的那身血衣保存下来,也能让世人了解*继光的精神财富啊,太后悔了!”
王清珍为何会后悔呢?因为在抗美援助战争中,像*继光这样的英雄太多了,据十五**史馆文献记载,仅在上甘岭这场战役中,跟*继光一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达38位,还有很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无名烈士,如果留下*继光的血衣,那是真实的历史物证和见证,展现给世人看,那是很震撼的,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家听着王清珍的述说后,知道了原因很感人。
年12月,王清珍被 领导机关记为二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她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就连原15**长秦基伟,在回忆录当中也写到了王清珍,表示自己得知此事时,也被深深震撼到了。
秦基伟在回忆上甘岭战役时,写道:
……坑道里已经缺水7天,运输员刘明生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连长张计发咬了一小口给了步话员,步话员忍着干渴也不吃苹果,将苹果传给了重伤员……就这样一个苹果在坑道内转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了连长张计发的手里……苹果又转了两圈才被吃完。
我们为什么能守住五圣山……从一个苹果中可以得到答案,还有一个女战士给我印象最深,她叫王清珍……她护理20个伤员,喂饭、换药、洗绷带、背伤员出洞大小便……她先把饭嚼烂,像大人喂孩子那样喂饭……为了解除战士的痛苦,帮助伤员排尿……
年,王清珍复员回乡,在北京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后来,在全厂干部职工的推荐下,她参加了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胡耀邦特地接见了王清珍,握着她的手说:
“好一个战地好卫生员、地方好劳模,你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需要的接班人啊!”
年的国际妇女节五十周年大会上,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也特地接见了王清珍,对她在抗美援朝战场作出的贡献予以极赞誉。
年5月,民*部、解放*总*治部正式授予王清珍“年度全国先进*队退休干部”的殊荣。
年的国庆,王清珍前往北京参加“共和国不会忘记——老英模相聚在北京”的活动。在此期间,张万年、迟浩田等*队领导还特地抽取时间来接见她。
电影《上甘岭》中的王兰,其实不仅仅只是王清珍一人。“王兰”的形象是所有参与了上甘岭战役的医务人员的艺术总体概括。
没错,在抗美援朝战场,的确存在很多像王清珍一样的女卫生员,女护士,他们不怕危险,医院护理伤员。
在后勤短缺,补给非常困难的时候,得到的所有吃的都优先给伤员。王清珍和几名卫生员不顾枪林弹雨,夺回了*继光烈士的遗体,让世人都知道*继光烈士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的贡献。
面对记者采访,王清珍多次表示,她只是抗美援朝众多卫生员中的一员,所有这些卫生员都是王兰的原型,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王清珍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我们再回到那场震撼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也正是有着像*继光烈士那样的中国*人、像王清珍那样的卫生员、像彭德怀那样的指挥者、像毛主席那样的核心存在,*人的意志、卫生员的守护、领导者的智慧,才使得我们打赢了上甘岭这场战役,也让上甘岭这个小村庄成为了美*不可逾越的高地。
谨以此文感谢那些在战场奋勇杀敌、未能回家的烈士和那些把守护伤员,第一位的卫生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