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烧伤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父母注意漳州1岁宝宝将手伸进炖鸭沸锅里 [复制链接]

1#

10月20日,漳州一岁男孩小乐(化名)不幸将左手臂浸到了汤锅里,致左手大面积烫伤。

No.

01

煮鸭子烫伤小孩

医院急诊科来了两个神色慌张的家长,手上抱着不停哭喊的小孩。护士急忙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大人在家煮鸭子时,家中的“好奇宝宝”小乐将手放到了沸水里。小孩瞬间就被热水烫得大哭起来,于是父母急忙把孩子送到了医院诊治。

漳州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小乐的情况:小孩的湿衣服还穿在身上,手臂大片皮肤烫伤发红,部分脱皮、起疱。

由于患儿的左手受伤严重,肿胀厉害。急诊科立即为患儿左手进行敷温、消肿治疗。

经过数天的救治,目前患儿肿胀明显缓解,创面未出现感染迹象。从创面来看,大约需要两到四周的时间才能愈合。

温馨提醒

医生提醒,家长一定要注意平时对小孩的照顾,危险物品放到小孩触碰不到的地方。进行可能出现危险的操作时,要避免小孩在现场。特别是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要为其排除一切家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因为,一次意外可能成为永久的伤害。

烫伤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无论是热水烫伤还是火焰烧伤,要紧急脱离热源,避免进一步损伤,尽量减少肌体在热水/火焰中受损伤的时间,脱离后,要对伤口做必要的保护,医院里。

烧烫伤急救只需记住五个字:

冲、脱、泡、盖、送。

冲——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损伤。

脱——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保留粘住的部分,避免将水泡弄破。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

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缓解疼痛。

盖——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

送——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

注意!

●烧烫伤后,创面不要用酱油、食盐、醋、牙膏、绿药膏、芦荟胶等外涂。

食盐、酱油含有盐类,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其次,酱油和醋不是无菌的,有可能引起伤口感染。再次,酱油的黑褐色覆盖创面后,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

另外,牙膏、绿药膏、芦荟胶等使用后虽然有一定的清凉作用,但只能缓解症状却并不能减轻创面的进一步损害,而且还容易干扰医务人员对受伤程度的判断。

综上所述,烧烫伤后,应只用冷水进行冲洗/浸泡即可。通过此办法进行紧急处理,情况严重者务必立即就医。

来源:医院

本期编辑:张江璐蔡楠楠

值班主任:林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