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该不该看动漫?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产生质疑,小孩子的童年不是本身就在动漫的陪伴中成长吗?如果连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动漫作品都没有,那这样的童年到底是有多么的残酷?其实,这个问题在漫圈中本身就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小孩子不是该不该看动漫,而是应该看怎样的动漫作品。
对于这样问题漫圈的大佬们都有着这样的回答:“小朋友就该老老实实的看少儿动漫,别往漫圈里蹦跶”看似很不友好的话语,却阐述着背后一个个老漫迷的辛酸。每一个动漫爱好者都为国漫的发展捏一把汗,动漫文化本身起步就慢,但在突飞猛进的制作技术上得到了让漫迷肯定的认可。在各种鼓励的机制下看似顺风顺水,其实却举步维艰,正是因为小孩子该不该看动漫的问题,死死地掐住了国漫发展的脖颈。
小孩子该不该看动漫
很多人可能会嘲笑的说到“瞎扯什么,小孩子能做什么,能影响到一个行业的发展那不是开玩笑么?”话虽如此,但事实永远无法改变。每一个小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家中的小祖宗。而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牵扯着家长这个群体的心结。作为家长生怕外面有一点点不良环境影响到了自己的宝贝疙瘩,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宝贝疙瘩,一部又一部的动漫作品无论是国漫还是日漫遭受到了所谓家长的举报,而其中的理由大相径庭“小孩子模仿能力强,动漫作品中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场面,会误导影响小孩子的学习和模仿”。
而这种现象的发生则是有不少儿童因为动画中出现的各种场景出于好奇又好玩进行模仿,导致人身危险的发生,但作为家长而言发生事故的之后,只是一味的要求动画制作方给予说法,并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一切的锅全部甩给了动漫作品。早在几年之前因为《喜洋洋与灰太狼》少儿动画中出现了灰太狼铁锅炖大羊的场景,由于小孩子没有主观上的安全意识进行模仿导致两名小朋友在玩耍时被烧伤遭遇到家长举报,停播下架了5年之久。
喜洋洋与灰太狼曾遭遇停播
就在前几天,国漫《菲梦少女2》因为角色人物设计的发色问题被家长举报,遭遇到了下架整改的处分。顿时很多漫迷满脑子惊叹号又伴随着满头问号发出质疑,角色发色又影响到小朋友哪个安全隐患了,本身发色设定是为了观众更好的区分和分辨角色的认知,难道是影响到了小孩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这一系列的举报问题,成了漫迷于所谓家长的导火索。
对于举报自检的为了迎合所谓的家长制度,动漫(国漫日漫)作品在一年下架作品即可达到-部之间,这也不经意让人感到叹息,大家往往讨论国漫何时才能崛起,在这种环境下国漫又能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
国漫发展被掐脖颈,下架会带来怎样的损失
目前国漫的制作相当于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跌入冰洞之中,一部作品从创作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要面临严格的考核。即使通过考核成功上映也不能高枕无忧,因为你不知道自认为没有任何问题的作品在家长的眼中存在着怎样的未知性,不知何时只因一封举报信或者举报电话,这部动漫团队费尽心血倾力打造的作品就会被下架。
菲梦少女遭遇举报下架
而往往这些所谓下架整改大多也会遭遇一刀切的情况,我们就以一部手绘动漫为例,一部动漫作品下架会对动漫公司带来怎样的损失。我们不妨先来看下一部动漫作品出土之前需要几道工序。
1、情节设定与台本制作,也就是编剧制作剧本。以一集普通动画时长24分钟为例,掐头去尾OP和E,剧情大约占据有20分钟,编剧创作以普遍最基本的投入来讲有按时间收费每分钟多少钱,公司形式内招人员拿工资算也有个8K到2W之间跟各地城市有着极大关系。
2、原画师根据台本绘画,了解动漫的小伙伴都知道原画师的艰辛,一集动画所需要用到的原画可达到几千张甚至上万张,而原画师的薪资也有各种不同,如单张收费,承包收费,薪资合约。其动漫一部作品的投入有一多半都被原画师做占据,毕竟一个作品需要的不止一个原画师小到10个甚至更多。原画师计费按照合约制度或薪资结算还好,如果单张计费这个数目可就不在小数了,有单张几百元,甚至单张千元都有。
3、监制类似于责编和总编,负责审查原画有所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调整修改和加画,费用耗资如同原画师一样有好几种计费方式。
4、上色师、后期这些就是将原画成功的进行上色渲染最后加以剪辑后期制作特效的工作人员,耗资有合约制度,有单张制度,计时制度。
5、聘请人员,如配音,乐队,为动画作品制作OP、ED还有角色配音,如果是知名配音演员,那么合作费用可想而知。
虽然看着只是一部动画,但其投入的制作的资金并不比一个电影要差,甚至会更高。投资过亿的动画笔笔皆是,由于动画制作资金链断裂破产的公司也不在少数。那么在回过头看来,一部动画被所谓的家长举报遭遇下架,那么制作公司承担多大的损失可想而知。
菲梦少女遭遇举报下架
对于这种现象,动漫作品遭遇的冲击不在少数,而大多数的制作公司也是顺势而行,一刀切的形式也形成了家常便饭的走势。对于这种事件的发生,更好的是及时的沟通,阐述自己应有的那份权益和作品本身的出发点,不能因为一人之见就改变全局,让制作方与举报方有良好的沟通来解决问题。
最大阻力的源头家长
对于这类家长而言,也遭遇到了很多网友们的嘲讽。对于举报动漫作品打着给孩子一片净土的旗号,拿着小孩子没有自制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当理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这种目的真的单纯吗?对于小孩子应该看怎样的电视节目和节目中出现怎样的效果,作为家长而言是否给予过正确的引导。
说句最为理直气壮的话语,当孩子出现危险的时候,身为家长你们在哪里?出现了问题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是懂得教儿育儿,应该考虑是自己的教育之中是不是出现了什么纰漏,而不是一味地将责任与过错甩锅给一部动画作品。
这种拿着孩子没有认知能力易模仿的言论当理由与他还只是个孩子本质上就没有区别,在我认为作为家长自身就要给孩子树立起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良好形象,而不是将本质的失职甩锅给别人。与其说动画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为何家长没有意识到但凡是影视类作品都会对孩子造成某些不必要的影响,当你在心情澎湃的欣赏某部影视类作品之时,为何没有想到孩子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作为儿童来讲辨识能力主观认知能力有限,喜欢模仿,家长出于担心,大家都可以理解。但站在本质角度来讲,家长这一角色是孩子最有利的导师。良好的教育与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不是采用这种极端的举报一刀切的机制。
对于动漫制作而言,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动画一改再改,慎重再慎重。上有严格的审查,下有各种花式的删减。甚至连布料加圣光用的都超乎常理,只为了能满足能够上架的需求,作为漫迷而言一步一步退让,嘲讽着动漫制作影响自己观看体验同时,也对此陷入担忧。
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担忧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就像小孩子沉迷于动画作品耽误学业,家长管不了怎么办,想方设法举报下架了孩子就不看了。家长为了孩子也是处心积虑费尽心思,但未曾想过一个决定和举动影响可能是国家一条文化产业链的进程。这种现象并不说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多么用心,反而是说明了作为家长在教育上失败的不自知,找到一个背锅侠,掩盖自己的孩子教育上的失败。
国漫发展怎样才能得到改善
面对争论疑问,大家可以探讨,研究,而不是采用举报就下架的一刀切方式。对于年龄段采取更有效的管控,实行可行性的分级化作品。少儿就应该看少儿动漫,不可逾越到不符合年龄段的作品当中。对于家长而言更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心态,不是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如何捞金上,而是给于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正确的引导。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任何事情不可能都是单方面的责任,作为家长更应该重视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更何况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呢!只有这样孩子不仅成为自己培养出来的骄傲,国漫文化也会更上一层楼。
END